無意間看到這篇舊文,5年了,我也從沒去成西藏,變成去過了西藏,
但心情依然如這篇文章。
也許每個人到每個地方旅行所抱持的目的跟心情都不同,不過不知道為什麼,私心上一直無法體會認同,
到西藏、到高山、艱難險阻的旅行點,是為了「挑戰」、「征服」---> 還蠻討厭看到這兩個字跟大自然連結在一起
大自然是無法征服的。
舊文了,年少時隨意寫在個人版上的文章,語氣幼稚,就讓我再在自己的blog放肆一下吧!
http://www.wretch.cc/blog/SweetMilk/3755251
2005.11.14
"從鏡頭看西藏"影展的片
這部是講一個雪巴導遊"尼瑪天巴" 帶領外國登山隊伍登上喜馬拉雅高峰群之一卓奧友峰(8201km)的故事~~
雪巴人是藏族的一支 早期從西藏東部遷居到尼泊爾 也講藏語 信藏傳佛教
一開始照尼瑪他們家的舊居 生活形態 建築形式感覺跟我看到的西藏都一樣
而自從西風東漸 想要來挑戰聖母峰的人越來越多 當登山嚮導就成了雪巴人新興的行業
很多人都遷居大都市如加德滿都 學習英語德語日語等 等待登山季節帶領外國登山隊
相較於當地的生活水平算是有相當優渥的收入
接下來拍攝尼瑪在加德滿都的家 是個完全現代化的公寓
他們的小孩也如一般人般穿著整齊潔白的制服上學 受現代西方教育
尼瑪的英文講得好得不得了 但是在家跟妻兒仍講著藏語 家裡也依舊吃著糌粑 酥油茶
簡單介紹一下生活背景 尼瑪就要出門工作了 背起精良的登山背包 出門前在神桌祈了福
畫面跳到一群外國登山隊 領隊在對雪巴嚮導表示歡迎 及向隊員解說要確認裝備的工作
接著就拍卓奧友峰的險峻 強烈的風聲呼呼呼呼地 非常大聲
旁白說道:「雪巴人登山攻頂多是為了生活與對家庭的責任,而不是那些英雄事蹟。」
這句旁白令我非常震撼也認同
覺得那些為家庭責任而冒生命危險一次次登山的雪巴人比那些愛創紀錄的西方人可敬多了
後來在拍攝攻頂過程的時候 8000多公尺的高山耶~~!!冰雪厚封 狂風怒吼
攀登的過程艱辛到不行 看著他們 看著那令人敬畏的美景
忽然還看到有個畫面 像極了我當初也拍過的一張照片@@!
突然就想著那些一味想攻頂的西方人 他們處在那寧靜的世外
但可曾靜下心來細心體會那天成的美麗 還是就只是每天都想趕快攻頂 達成記錄而已?
就像我也總不懂台灣人以101洋洋得意 世界各國競建"世界最高樓"有何意義一樣..
後來拍到他們發現別隊一個澳洲領隊的屍體
據說是因為不聽嚮導的勸 錯誤在7300km的地方待了三天待太久
反正好像那種地方能待少點時間就待少點 畢竟不是人類適合生存的地方
像那些藏人雖說生活在高原 一般人多也只生活在三四千公尺之際
經幡飄飄 煙霧裊裊 一個人簡單地在石堆前做著法事
石頭上簡陋的寫著AUSTRALIAN XXX 19XX~2003 這就是那個澳洲人的埋骨之地
七八千公尺之際的孤絕與寂寥
不知道那個澳洲人地下有知 是想不想在此長眠
拍呀拍的 每一幕都足見艱難與驚險
然後他們終於攻頂成功了 回到營地帳棚裡切著簡陋的蛋糕乾杯著
看著他們每個人欣喜的神色
突然也覺得 雖然不是很認同這種文明國家一堆生活優渥的人閒閒沒事來"挑戰"大自然
(也又想到據說現在聖母山下垃圾越來越多 還都冰封著無法分解@@)
但是也許對他們而言 翻越過這樣一座山 也算是翻過他們生命的另一個境界
一定也有很多獲得吧...
而也想到登山隊裡清一色是男性 而且都是有一定年紀 看來就事業有成但什麼空虛的感覺
是不是男生比較會有此般的雄心壯志 會希望一次又一次地自我挑戰呢?
突然也覺得有點能瞭解了...
總之是部蠻有感覺的片 以藏人的角度看我們現代文明的對比
也呈現出人和大自然 自我間的種種微妙 感覺看了真的蠻能省思一下有所領略的:)
我觉得你很厉害,我也希望可以一个人长期的流浪,不过有很多阻碍。加油啊。会继续关注你的BlOG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