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13

楊廷理詩&他的宜蘭情感

在宜蘭的三貂嶺處有一條「楊廷理古道」,

這楊廷理何許人也?
只依稀知道他是一個清朝派來台灣的大臣。
好奇回去一查資料,楊廷理,廣西柳州人,於乾隆五十二年(1787)、嘉慶十一、十四年
(1806、1809)三次被派至台,歷任臺灣府海防兼南路理番同知、臺灣府知府、噶瑪蘭通判
等多種職務,前後在台16年,最後也死在台灣。親身考察台灣許多地方,多次建議清廷在
噶瑪蘭處設官,最後終被清廷採納,為開發宜蘭的重要人物,也幾乎可以說是清廷派來台
灣的大臣內,對台灣事務最為熟悉的一位官員,宜蘭人民在廟裡立了長生祿位及雕像紀念
他,至今宜蘭昭應宮內依然供奉著他。


清代台灣的吏治極差,官員多為貪官污吏、欺壓百姓之輩,一位官員要做到讓百姓愛戴,
甚至在他因事牽連被發配新疆了六年期滿回籍,必須補繳官餉才能恢復官職時,還能讓
台灣仕紳主動集資捐獻,託人送至福建幫忙他償還官府欠款,可見他受到人民愛戴之深。
而這樣一位與台灣頗有淵源的官員,對台灣的感情也很深,一切可以從他的詩看得出來,
他在台灣任內曾寫下許多詩作,其中也有多首描述著當時台灣各地,尤其宜蘭的風土民情。


例如他寫的"上三貂嶺"

衡嶽開雲舊仰韓, 我來何福度艱難。
腳非實地何曾踏, 境涉危機亦少安。
古逕無人猿嘯樹, 層顛有路海觀瀾。
敢辭勞瘁希恬養, 忍使番黎白眼看。


詩集中有他自己的註解"淡水以北瘴雨陰霾,終歲不開,惟六、七月稍霽。
予上三貂,入蛤仔難,此數日晴明,人以為神助。"

說明了台灣北部的多雨氣候,入當時尚未開發的三貂嶺的艱難,
還在層顛有路可觀海後註解了"山嶺可觀海。"十分可愛~~


楊廷理在第一次任台灣知府時就有意開發當時漢人漸漸聚集屯墾的宜蘭,但被清廷以
"經費無出,且係界外,恐肇番釁。"為由否決。
後又在1795年獲罪離台,被發配新疆伊犁,至1803年始得返鄉,1806年重任台灣知府。
隔了十餘年重新回到台灣後,年已六旬的楊廷理非常高興,寫下了"臺郡迎春口占"

再來海國喜逢春,暖日和風綵仗新。
四野已霑三日雨,千家重見六旬人。
民經盜寇心多梗,郡撫番夷化未馴。
但願歲豐仍節儉,興仁講讓自還淳。



有別於他在新疆時詩中的鬱悶愁苦,他回到台灣後,更兩度寫下"噶瑪蘭重陽"

身安異域便為家,肯向空山惜歲華。
半雨半晴天氣象,如癡如夢我生涯。
塵冠甫拭無須正,濁酒能沽不用賒。
吟興問誰詩思美,催租且漫任喧嘩。


及"異域"

異域何曾異,殊方亦不殊。
樞機忠信是,權變古今俱。
立腳難從眾,安心自得吾。
廿年持此往,幸免滯歧途。



是啊,新疆和台灣,對於這位廣西士子來說其實都是異域,
但他卻說"異域何曾異,殊方亦不殊"、"身安異域便為家",足見他對台灣的感情之深。
"噶瑪蘭重陽"內的"塵冠甫拭無須正"、"催租且漫任喧嘩"更可見他在台灣的心情暢快。

楊廷理二度來台後不久,適逢在海上作亂多時的海盜朱濆潛匿蛤仔難(即噶瑪蘭)地區,
他率領地方兵勇,"由艋舺錫口至蛤仔難,中歷蛇仔形、三貂、嶐嶐三大嶺,
過溪三十六重。" 當地情勢是"危險異常,生番出沒,人多畏之。"
後終擊敗朱濆,還地方寧謐,又一次地深受百姓愛戴。
他也在這時又奏請清廷將蛤仔難設官,但意見仍不被採納,不久他又奉令渡回大陸,
楊廷理滿是牽掛地道別台灣,有詩"十一月四日得撤回內地信"


重守臺陽未一年,內遷私計亦欣然。
棄民棄地憂臣職,投老投閒託主憐。
作者註:「謂蛤仔難事。」
樺燭燒殘天甫曙,蓮壺漏轉客忘眠。
精神應為君恩惜,倦馬從今著緩鞭。



這首詩寫得滿是矛盾與牽掛,一開始就寫著我重守台灣都還沒一年啊,如今要內渡返鄉,
我心裡是也高興,但真是憂慮這樣放下台灣的土地人民,放下我想建設蛤仔難的責任。
(還自己註"謂蛤仔難事",真的很可愛很牽掛宜蘭啊~~)
末句雖鼓勵著自己(或者當時的時代背景就只得這樣寫)"精神應為君恩惜",但緊接著馬上
就表現出來"倦馬從今著緩鞭",離開了台灣,我對其他事也意興闌珊了~



然而楊廷理跟台灣的緣分真的夠深,不久後1809年,清廷派楊廷理來台處理漳泉械鬥案件
,並開始對蛤仔難地區表示重視。


為了建設蛤仔難地區,楊廷理五入宜蘭後山,
那條他走過的楊廷理古道,今日成為登山客訪古尋幽的路徑,在2010的今天走起來
仍然艱難辛苦,更何況兩百多年前。
楊廷理三度抵台時已64歲,爬起來也不是得心應手,
例如他就曾寫過"孟夏六日重上三貂山頂口占"


不矜權術老迂儒,天付精神續舊圖。
勞勩敢云惟我獨,馳驅偏覺與人殊。
青山到眼春成夢,滄海當關靜似湖。
可怪躋攀無腳力,重來絕頂汗如濡。



在作此詩前他已經又一次地建議將蛤仔難設官,並認為"噶瑪蘭"原為番語,閩音謬誤為
"蛤仔難",因此將地名書為"噶瑪蘭",但又被朝廷以"事難懸擬"駁回。楊廷理仍不死心,
再次登山考察,不久再向清廷奏"噶瑪蘭創始章程",並成詩一首。


三月心思此日成,揮毫悉本舊章程。
仁濡雨露欣同戴,氣挾風霜愧久更。
治賦暫收三萬畝,鋤奸權靖五圍城。
休從創守分難易,須凜民碞可畏情。


這次雖然仍未成功,但清廷已隱約透露肯將噶瑪蘭設官建城的意願。
於是楊廷理又第三、第四次入蘭,實地考察、繪製地圖、建城設計圖......,
有詩"重定噶瑪蘭全圖偶成"


尺幅圖成噶瑪蘭,旁觀慎勿薄彈丸。
一關橫鎖炊煙壯,兩港平鋪海若寬。
金面翠開雲吐納,玉山朗映雪迷漫,
籌邊久已承天語,賈傅頻煩策治安。



說明了宜蘭地區的不可小覷的地位、壯闊美麗的風土,以及那句"籌邊久已承天語",
真是再度表達了他對噶瑪蘭設置的期盼之殷。


嘉慶十七年二月(1812年),清廷終於在宜蘭地方設置噶瑪蘭廳。
此時的噶瑪蘭已有非常多的漢人,然而剛設置的不久的噶瑪蘭廳卻發生了民番衝突,
雖然已有首任通判翟淦,但清廷仍希望熟悉蘭陽風土民情的楊廷理暫時代理通判。
楊廷理遂於九月開始代理噶瑪蘭廳通判,除了排解民番糾紛外,更推行"君留餘埔"的
制度,為原住民預留保留地。並創建仰山書院,為日後蘭陽文教奠立基礎。


十二月噶瑪蘭廳的正式關防送到,楊廷理在交接之後返回台灣府城,卻在此時患病,
於是請假三個月在府城休養,不久卻病逝台南,留給當時的台灣人民無限懷念與追思。


幸運的是楊廷理終於在有生之年看見噶瑪蘭廳的設置,宜蘭也由此時便逐漸發展,
人才備出,成為台灣一個富庶先進、文化深厚的地區。
楊廷理前後在台16年,遍歷台灣各處,曾在他死前一年的生日云:


欣償夙願歷深山,自在尋吟暮雨灣。
權勇不矜心坦蕩,猛寬相濟語雍嫺。
三災恰共黎番苦,二端平分水月間。
審處熟思憑一己,幾回搓手悵維艱。



大概可以作為他在台灣十六載的心情寫照吧!

(楊廷理在宜蘭昭應宮的塑像)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